小S与二女儿Lily在一幅名为《饥饿女孩》的画作前相拥痛哭。画中少女赤脚立于破碎镜面,手握半颗苹果,空洞眼神里藏着倔强。“姨妈一定会超爱这幅!”小S的哭喊穿透展厅,而这句话将成为接下来48小时全网撕裂的导火索。
这是2025年6月29日的台北,17岁的Lily(许韶恩)首次个人画展“Prey of Prey”的现场。本该属于少女艺术才华的绽放时刻,却被对逝者的思念彻底重构。
三句话不离姨妈大S,Lily将画展变成一场公开悼念:她宣称大S是“精神支柱”,反复引用姨妈名言“做自己就什么问题都没有”,更埋下《Barbie》(大S英文名)等“姨妈彩蛋”让观众解码。艺术与哀悼的边界,在这个盛夏午后彻底模糊。
展开剩余70%质疑来得比掌声更快。社交媒体瞬间分裂成两个阵营:有人为姨侄情深落泪,更多人则甩出冰冷质问——“那些爱马仕包和珠宝还给玥儿了吗?”;“小S这时候倒记得姐姐,之前争产风波装失忆?”尤其当网友发现大S亲生子女小玥儿姐弟竟未现身画展,怒火被彻底点燃。
一面在画展上痛哭缅怀,一面被指忽视逝者骨肉——这样的撕裂场景,让所有温情叙述显出荒诞底色。
更深的裂痕早在四个月前已埋下。2025年2月3日,大S因流感并发症猝逝日本,当时导游爆料家人对其病情重视不足:血氧降至89%仍坚持行程,濒危时家人还在发布热舞视频。而此刻小S一家在画展上的悲痛表现,与当初的“疏忽”形成刺眼反差。
死亡能净化舆论吗?大S离世后确曾收获空前路人缘,网友整理她为戏吞抗凝血剂、为生育濒死的敬业往事,曾经骂她“作精”的人承认“她活成了一代人的青春符号”。但当哀悼变成高频次展演,公众的宽容开始退潮。
争议同样席卷艺术本身。Lily融合奈良美智童真与大S梦幻美学的画风,被策展人称赞“兼具少女敏感与成人叙事张力”。而网友只看见“接地府”的怪诞:粉发红眼少女嘴叼不明物体,被戏称“像LABUBU玩偶设计图”;统一视角的批量创作更被调侃“与小学生水平相近”。当一幅画同时被解读为真情致敬与水平不足时,艺术价值已在舆论场退居次席。
小S的黑西装与空洞眼神,许雅钧携小女儿全程陪护破婚变传闻——这些细节被镜头精准捕获。而更具隐喻的是具俊晔的缺席:这位曾获小S全家站台的姐夫,此次未现身画展。当亲情与利益交织,每个缺席者都成了沉默的控诉者。
展厅里《饥饿女孩》的苹果始终悬在半空。Lily说这是姨妈离世后边哭边画的,“做自己就什么问题都没有”的遗言成了她的救命稻草。
而画外汹涌的质疑声同样在追问:当17岁少女的画笔成为家族叙事的载体,纯真哀悼是否早已被流量经济绑架?艺术本应自由,但在聚光灯下,少女的眼泪与成人的算计模糊了边界。
这场画展终究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情感展演。Lily借助艺术完成对姨妈的公开追思,而公众对遗产问题的关注,暴露了娱乐圈家族在处理私人事务时的透明度危机。当小S宣布成立“熙媛艺术基金”时,没人知道这是转移焦点还是真诚致敬。唯一确定的是:一幅少女的画,照出了整个娱乐圈的荒诞。
发布于:河南省